股利政策指公司對其收益進行分配或留存以用于再投資的策略,通常用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表示。股利支付率的高低會影響公司留存收益和內部籌資數額,股利支付率越低,公司的留存收益就越多,通過外部籌資的數額就越少;反之亦同。
國外成熟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一般可以分為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負債股利四種方式,其中股利方式運用最普遍。在中國股票市場上,公司常見的股利分配方式一般有三種:派發股利、送紅股、公積金轉增股。再考慮到上述幾種方式混合使用,全部股利分配政策可分為八種:不分配、派現、送紅、轉增、派現加送紅、派現加轉增、送紅加轉增、派現加送紅加轉增。
股利,股票股利,還有實物的,很多的
【答案】A、B、C、D【答案解析】股息分配可以采用的具體形式有:股息、股票股息、財產股息、負債股息、建業股息。
我國對股利的歸類是以其是否影響企業利潤為主要依據的被投資公司發放股利屬于利潤分配活動,不影響當期利潤,根據其性質應歸人籌資活動的流出而投資企業收到股利后,既可確認為投資收益歸人經營活動的流人,也可作為投資收回歸人投資活動的流人.情況要復雜得多,現分析如下: 一、股利宣告日后除息日前取得股票投資收到的股利。除息日是投資企業核算股利的基準日期,如投資企業在股利宣告日后除息日前購買股票,購人時的市價顯然已包含這一即可收取的股利,因此,在人帳時,應將這一部分應收股利作為其他應收款從股票投資成本中扣除,考慮到它是因股票投資發生的,故應歸人投資活動的流出相應地,收到的該項股利,應作為墊付款的收回,歸人投資活動的流入 二、采用權益法計價時收到的股利。所謂權益法,是指投資取得時以成本人帳.會計期末按取得投資后在被投資公司凈資產中所占份額的變動進行調整的會計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對長期股票投資計價時,在收到股利后,應作為投資者權益的減少,沖減長期投資科目。它相當于一筆投資收回,在流量表上列入投資活動的流人 三、采用成本法計價時收到的股利。采用成本法
論文這東西范圍太大了,沒法也不可能給你太詳細。
或許可以給朋友一點建議把,希望有用。
你需要關注的點包括:
1、從流量表關注以往股利粉配情況,可以知道往年分配情況,結合往年的利潤表,可以據此分析一下分配率等;
2、根據資產負債表分析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判斷以往粉配政策適合符合公司運營需要等;
3、從目前公司的資產、盈利情況判斷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如果不可持續,又將怎么樣?包括股利政策是否會影響公司的投資融資等!
祝順利把!
其實我上面都說了,你只進行財務分析當然不行啊,通過數據你要對比判斷以前怎么分配的,現在怎么分配的,將來又該怎么分配。這種分配方式對公司有何影響,影響包括流是否滿足啊、營運資金需要啊、對籌資的影響啊等等……財務分析是鋪墊,分析分配才是重點……
公司的首要目標是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因此公司的留存受益在再投資與股放之間進行權衡時,主要取決于公司預期的投資回報率與資本市場必要回報率之間的關系。若公司預期的投資回報率高于資本市場必要回報率,那么公司應該保留留存受益進行再投資,以期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反之,則應發放股利,讓股東選擇其他更加“有利可圖”的投資渠道。新興行業由于公司成長快,發展潛力大,容易造成流短缺,所以一般在股利政策中傾向于送股而不進行(大規模)股利的發放。 一般而言股權結構、行業盈利能力和流以及管理層和機構投資者的利益互動決定了公司的股利政策。